普京[現任俄羅斯總統]

普京[現任俄羅斯總統]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第2任、第4任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 2000年執政以來,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台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 普京先後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擔任總統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在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高達85% ,創歷史新高。 3月11日,普京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八位。 4月,普京獲得6.9%投票,領銜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11月4日,普京連續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6年3月24日俄羅斯衛星網,克里姆林宮辦公廳主任表示,俄總統普京將於6月訪華。 4月7日,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立仲裁法院於當天正式駁回了俄西南巴拉科沃市市民尼古拉·蘇沃洛夫對俄總統普京的訴訟。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普京排第30名。 2018年3月18日晚8時,俄羅斯總統選舉落幕,普京得票率達到了76.1%,所得選票已過半數,普京第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其總統任期長達20年。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普京[現任俄羅斯總統] 普京[現任俄羅斯總統]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

普京的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而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里多諾維奇·普京則在蘇聯海軍服役。20世紀30年代,普京的父親在一支潛艇部隊中服役,其後在二戰中擔任蘇聯內務部的爆破手。

普京的兩個哥哥均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其中一個早夭,另一個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死於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東·普京曾為列寧和史達林擔任私人廚師。

早年生涯

普京小時候很頑皮,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

普京的童年像 普京的童年像

1975年,普京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 (聖彼得堡國立礦業學院副博士),隨後他加入了克格勃,並在列寧格勒區工作。這段時間他熟悉了其後擔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蓋·伊萬諾夫。他在大學時期加入了蘇聯共產黨,且至今沒有正式宣布過退黨。

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訓練,兩年後他進入了列寧格勒情報機關機要部門。他在此部門工作到1983年,隨後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學校學習一年。

1985年至1990年,克格勃將普京派遣到東德,普京在當地得到一個次要工作。不過資料顯示,所謂的次要工作其實是間諜任務,普京於東德收集當時西德的經濟諜報。兩德統一後,普京被召回列寧格勒,此後,普京又在列寧格勒大學國際事務系得到一個職位。

從政經歷

第一副市長

兩德統一後,普京於1990年返回列寧格勒,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市政府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和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1991年普京擔任列寧格勒市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對外經濟關係。他在工作中所表現的才幹,受到同事好評。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劃推翻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期間辭去他在情治單位的職位。1994年3月,普京晉升為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兼任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他是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深受重用。索布恰克不論去哪裡,都把他帶在身邊,普京因此獲得“灰色大主教”之雅號。

少年普京像 少年普京像

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長選舉中落選,副市長雅科 夫列夫當選市長。普京不願留在聖彼得堡工作,通過自己的同鄉、當時擔任葉爾欽總統辦公廳主任的丘拜斯來到莫斯科任俄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1997年3月,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總務局副局長,主管法律和對外經濟聯繫問題。3個月後調任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不久又晉升為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經濟,與各地方領導人打交道,檢查地方對外經濟關係狀況,特別是監查他們如何使用中央提供的貸款。

1998年3月29日,葉爾欽解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博爾久扎的職務,任命普京接任。5月,普京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葉爾欽又任命普京兼任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前身克格勃)主席。當基里延科總理在克格勃總部為普京上任舉行簡短儀式時,普京滿懷激情地說:“我終於回家了。”

出任總理

1999年8月9日,普京被委任為三位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之一。在此之後,前一屆總理領導的政府倒台,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指定普京出任總理。 葉爾欽同時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夠繼承他的職位。普京也宣布,他接受葉爾欽的委任。

普京個人寫真圖冊 普京個人寫真圖冊

1999年3月,普京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

1999年8月16日,國家杜馬以233票通過(84票反對,17票棄權)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理。

初當總統

1999年12月31日晚,葉爾欽突然宣布辭職,普京根據俄羅斯憲法規定出任代總統。 為此,原定於2000年6月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提前到了3月26日。

2000年3月27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韋什尼亞科夫宣布,根據對選票的初步統計結果,普京代總統的得票率已經超過50%,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屆總統。

連任總統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連任總統,並得到71%的絕對多數票。

2004年9月13日,在別斯蘭人質事件後,普京建議成立一個公開立法機構,且用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羅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員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對恐怖主義的打擊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對政府官員包庇恐怖分子的懲罰。普京說,俄羅斯有權力“從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並消滅他們,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國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統一俄羅斯黨在普京任期內亦多次表達了對普京及其思想的認同。2006年12月,統一俄羅斯黨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綱領《我們選擇的俄羅斯》,歸納並聲明了普京思想為該黨的指導思想。這一聲明中的主要戰略均與普京的政策一致,且與普京的“國情咨文”內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於俄羅斯憲法對總統任期的限制,普京無法繼續參與2008年的總統大選。2007年,普京在接受八國集團記者採訪時認為,“5到7年的總統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過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一直反對普京修憲,在2007年國家杜馬選舉上大勝的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也發表意見說,普京不會修改憲法。

然而,憲法並沒有限制一人當選總統的次數,因此普京可能會在2012年繼續角逐總統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選前宣布辭職,然後參與競選。一些媒體還認為,普京可能選擇指定接班人後離開,並在幕後操縱俄羅斯政治局勢,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開否認這一可能。他說:“我不會指定繼承人。俄羅斯聯邦的總統將會通過大選公正生成。”此外還有人認為,普京可能選擇加入統一俄羅斯黨並出任黨魁,這樣他就會在國家杜馬中占據高位,進而掌握實權。

普京 普京

2007年12月,統一俄羅斯黨等黨派推舉迪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為下任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同意。在被普京指定為接班人後,梅德韋傑夫表示要提名普京為總理。

2008年5月,普京卸任總統後正式成為統一俄羅斯黨主席。5月7日,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傑夫宣誓就職後提名普京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總理一職。8日,普京就任總理。

三任總統

2011年9月24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選舉。梅德韋傑夫同時接受普京在大會上的提議,將領銜統一俄羅斯黨競選名單,帶領該黨參加將於2011年12月4日舉行的新一屆國家杜馬(下議院)選舉。 在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提議,由現任總理普京參加將於2012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

普京 普京

普京表示,如他當選總統,梅德韋傑夫將出任總理,他相信梅德韋傑夫將成功地領導政府工作。他還呼籲俄國民在國家杜馬選舉中支持由梅德韋傑夫率領的統一俄羅斯黨。

2011年11月27日,“統一俄羅斯”黨舉行代表大會,普京作為統俄黨候選人參加2012年俄聯邦總統大選的提名獲得全票通過。普京欣然接受提名並發表演說,闡釋其施政思路。

2012年3月5日,根據俄中選委對99.3%選票的統計結果,普京得票率高達63.75%, 排在第二、三位的久加諾夫和普羅霍羅夫分別獲得17.19%和7.82%的選票;日裡諾夫斯基和米羅諾夫的得票率分別為6.23%和3.85%。

俄羅斯當選總統普京的就職典禮於2012年5月7日開始,並在教堂廣場檢閱總統衛隊由此開啟第三任總統生涯。 根據已獲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他本屆總統任期將至2018年。

四任總統

2018年3月18日晚8時,俄羅斯總統選舉落幕。在已統計的8成選票中,現總統普京得票率達到了76.1%,所得選票已過半數,普京第四次執掌克里姆林宮已成定局。

執政表現

軍事政策

普京 普京

2001年,普京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以求合作,國內部分民眾反對。2003年,普京強調安理會作用,強調按照國際法處理伊拉克問題,沒有安理會同意不能軍事制裁,先取消制裁,強調聯合國有義務先調查伊拉克是否有大規模殺傷武器,觀點發表於慕尼黑。二戰結束62年後,普京認為背離國際法又以國際法作掩護的美國對俄羅斯有重大威脅。媒體轉評:普京比較獨斷。

普京反對在歐洲建立美國的飛彈防禦。2007年普京與捷克協定,給付捷克亞塞拜然的蘇聯雷達。普京說1985年飛彈預警系統打算起用。不止在波蘭;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與伊拉克也是發展地點,只要他國同意,會在國外建立飛彈預警攔截。

2011年普京說國際法支持制裁利比亞是侵略,認為沒有理由。普京在國內說:安理會有缺陷。俄羅斯投棄權票,未使用否決權,意求不再參與國際法謊言。普京公開場合談及美國侵略事實。媒體轉評:普京說國際聯軍制裁行為草率。

恢復地位

普京和歐巴馬的“死亡凝視” 普京和歐巴馬的“死亡凝視”

在外交方面,普京試圖恢復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並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會議上,普京指責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專橫,並聲稱美國在國際事務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強權”。此外普京還說:“沒有人會感到安全。沒有人會認為國際法是一堵能保護他們的牆。美國的政策正在激發世界範圍內的軍備競賽。”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應是“ 一個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證所有人的安全與財富,而非獨少數人的 ”他在鈾開發控制和防止太空軍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採訪中說,俄羅斯主張民主多極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鞏固國際法系統。

與此同時,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也和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締結戰略關係。因此,俄羅斯已成為八國集團的成員,且於2006年出任主席國(2007年交由德國擔任)。普京也關注亞洲事務,尤其關注中國與印度的動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長期指責普京的極權主義傾向。儘管普京與美國前總統布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德國前總理施洛德等人保持友好關係,但新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普京的關係並不理想。2005年,普京與德國總理格哈特·施洛德對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一條天然氣管線的建築事宜進行了磋商。同年,施洛德參加了普京在聖彼得堡舉辦的53歲生日宴會。然而,俄羅斯與英國的關係卻不容樂觀:2006年底,逃亡英國的前俄羅斯特工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極大地惡化了俄英關係。此外,普京也多次試圖與獨立國協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普京與歐盟、北約等西方組織都在拉近與中、東歐各國(尤其是波羅的海各國)的關係。

普京 普京

在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前,普京兩次訪問烏克蘭以表示他對烏克蘭總理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的支持。在選舉結果揭曉前,普京還特地為亞努科維奇“幾乎可以確信的勝利”致賀信。普京對於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被廣泛批評為干涉烏克蘭內政。此外,同屬前蘇聯的喬治亞與摩爾多瓦還批評了俄羅斯政府對兩國分離主義分子的支持。俄羅斯與波羅的海諸國的外交關係亦處於緊張的狀態中,而愛沙尼亞對俄羅斯的批評也使兩國外交關係進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親曾在二戰一次爆破任務中險些於愛沙尼亞被殺害,有學者認為這是普京對愛沙尼亞態度冷淡的一個原因。

2014年3月,克里米亞共和國議會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但未獲得烏克蘭的承認。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根據100%選票的結果表明,96.77%參加投票的選民贊成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投票率為83.1%。3月17日,普京簽署總統令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是獨立的主權國家。3月20日,普京批准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是自冷戰以來第一次沒經過美國點頭的重大領土變動。

普京 普京

2015年3月,普京與南奧塞梯總統提比羅夫簽訂為期25年的條約,規定南奧塞 梯軍隊、情治單位、執法部門等與俄方合併,俄羅斯會跟南奧塞梯建立聯合防衛及安全地帶,並開放邊界檢察站,正式令俄羅斯有名義向南奧塞梯提供保全及國防援助,包括保護其邊界。訂明當地軍事及經濟將併入俄羅斯,並讓南奧塞梯人民儘快取得俄羅斯國籍。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開始在敘利亞境內展開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對敘境內的極端組織目標實施了空中打擊。

重要訪問

訪問中國

2009年10月13日下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儀式,歡迎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普京訪問中國。

普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 普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

普京是應溫家寶的邀請,於12日晚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是普京任總理後首次對華正式訪問,將出席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八次會議。

普京於2011年10月1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的訪問,並且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中俄總理第16次的定期會晤。

此次訪華隨同普京訪問的是一個由160名工商界領袖組成的“豪華”代表團,包括天然氣公司、石油公司及鋁業公司的總裁。

雙方未來30年的天然氣合作項目將是此次議事日程的重中之重,此前,由於報價分歧,中俄一直未能就天然氣合作達成協定。隨普京同日來華的,還有副總理謝欽。據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謝欽此行主要是參加中俄能源談判代表工作會晤。

2011普京訪華 2011普京訪華

根據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雙方將努力在2015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000億美元。2011年時雙邊貿易已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水平。2011年1-7月,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37.4%,達到422億美元,預計全年將首次突破700億美元。

2012年普京於2012年6月5日-7日對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12次會議。這是普京再次就任俄總統之後的首次訪華,普京此訪對未來一個時期中俄關係發展意義重大。

2012年6月5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會見記者。兩國元首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重要共識。俄方願同中方加強軍事及執法安全合作,促進人文、新聞、旅遊交流,支持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進行合作。

2018年6月,普京應習近平邀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

訪問德國

2013年4月8日,正在德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陪同下參觀漢諾瓦工業博覽會。在參觀期間,烏克蘭某女權組織的數名女性積極分子突然衝破警戒線,來到俄德兩國領導人面前,她們脫去上衣,赤裸上身並用英文高喊不文明口號,而且這些口號被事先塗在身體上。

普京訪德風波 普京訪德風波

普京事後說,“至於那個示威行動,我喜歡。應該對烏克蘭姑娘說謝謝,他們幫助我們推廣這個展覽了。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示威活動,人們對這個展覽的關注程度不會這么高。其實,寬衣解帶可以在其他地方,比如海灘更好。”

普京還說,“她們在那裡喊的什麼口號,我沒聽清楚。因為保全人員的做法非常果斷,幾名膀大腰圓的保全向她們撲了上去。我覺得,這樣做不對,可以用柔和一些的方式對待那幾名女子。我還沒來得及看清她們的頭髮是深褐色還是黑色的。”

儘管普京本人對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遇到的烏克蘭某女權組織積極分子無上裝示威活動表現得很淡定、很大氣,但俄媒體稱,克里姆林宮已要求德方對三名示威者採取處罰措施。

俄日領土問題

普京 普京

2000年1月,普京方才上任俄羅斯總統,便致電日本首相森喜朗,希望雙方進行會談。陷入政治危機的森喜朗當場同意,希望依靠會談解決兩國領土問題,獲得政治資本。然而,普京態度堅決,在同年9月訪問日本時拒絕了森喜朗執行川奈提案的要求。而普京提出先行締結中間性條約,亦被森喜朗拒 絕。雙方經過談判後,於2001年3月共同宣布通過1956年日蘇聯合聲明。然而,森喜朗內閣當時的支持率已下降到9%,且已有要求其下台的呼聲。同年4月,由於依靠俄羅斯反戈一擊的希望已破滅,森喜朗下台,小泉純一郎接任首相。2003年,日本因為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與中國、北韓、韓國外交均不順利,小泉純一郎決定訪問俄羅斯尋求支持。在這次訪問中,普京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在領土問題上,兩國仍未達成一致共識。2004年,在日本自民黨情況不利的背景下,小泉決定再提領土問題作為主要問題討論。同年9月2日,小泉訪問南千島群島,遭俄羅斯強烈抗議,兩國外交陷入僵局。11月,為打破外交僵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願遵守日蘇聯合聲明,歸還四島中的齒舞群島及色丹島。普京表示讚許,以為訪日造勢。然而,俄羅斯右翼人士表示反對。薩哈林島民眾甚至組織民兵,阻止日本得到四島。極端者聲稱,若俄羅斯要歸還領土,將集會要求普京下台。日本對於俄羅斯僅還兩島亦極為不滿,指稱普京的話全是“蘇聯時期的陳詞濫調”。普京回應說,在日蘇聯合聲明中僅有歸還二島的條款,直到現在俄日領土問題仍未解決。

核問題政策

伊朗核研究依賴巴基斯坦,俄羅斯與伊朗就核技術密切合作,幫伊朗建布希爾核電站,利用伊朗核地位遏制西方已開發國家。普京在公開場合稱不支持伊朗核計畫,八國集團會投反對票。

俄羅斯建國後罕與朝鮮往來,支持韓國。普京訪問朝鮮,表示可以幫朝鮮緩解經濟難題。2002年俄羅斯曾試圖介入朝鮮核計畫,未果。2006年,朝鮮核試爆,普京獲悉譴責,召集六國會議,前來五國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媒體轉評:普京反對外國研製核武器。

中俄貿易

中俄貿易 中俄貿易

200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只有80億美元,2014年已達到953億美元,接近1000億美元。連續幾年,中俄非常明確地提出了未來經貿合作目標,即中俄貿易額到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到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

普京多次重申中國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戰略夥伴,因為雙邊貿易增長很快,中國發展迅速,將成為俄羅斯商品很好的銷售市場和向俄投資的好夥伴。普京還表示,雙方都願意發展睦鄰友好關係。

同時普京對中國保持著警惕。普京曾對俄國媒體表示:“我們可能失去遠東”,“中國領導人不可能忘記遠東地區。鄧小平對時任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明確表示:三四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屬於中國,遠東地區領土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國人遲早要回屬於我們的領土。子孫後代會解決這個問題的。”普京進一步補充道:“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符拉迪沃斯托克仍叫做海參崴。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被俄國占領的地區。儘管2001年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國沒提及這一主權訴求,但並不代表中國忘記了遠東。這個條約僅符合當今現實需要。”

制裁土耳其

2015年11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對土耳其實行制裁的總統令。

普京 普京

俄總統網站刊登的這項總統令名為“關於確保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保護俄羅斯公民免遭犯罪及其他違法行徑傷害、對土耳其採取專門經濟措施的命令”。

根據總統令,旅遊公司不得辦理前往土耳其的旅遊手續。總統令要求政府採取措施,禁止包機往來俄土航線,嚴格監督土耳其運輸公司在俄境內的活動,監督港口,監督俄羅斯亞速海-黑海港口水域的運輸安全,包括禁止土耳其船隻在俄羅斯海港水域逗留和航行。從2016年1月1日起,除外交人員和家屬以及具有臨時居住證的人以外,土耳其公民暫時不得入境俄羅斯。

政績表現

普京滑雪外出照片集 普京滑雪外出照片集

普京在任期間,俄羅斯在軍事與政治實力上均有相當的提升,政治以及法制上都獲得了穩定發展。 但他在民主方面則遭到很多爭議,可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腕總統”。 同時由於其強硬但巨觀的經濟管理,大幅對俄羅斯的經濟改革,也整合了俄羅斯出口的油價的匯率;在他任內吸引了許多外匯公司進駐俄羅斯,這也為俄羅斯帶來了龐大的經濟利益。國內生產總值將近上升了72%,購買力平價也上升6倍左右;俄羅斯國內的貧窮人口則減少了一半, 平均月薪從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分析人士形容普京的經濟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普京擔任總統期間,陸陸續續通過一系列的法案,對俄羅斯的社會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包括所得稅改為13%、降低利潤稅稅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條文。

成就及榮譽

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同年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

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

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俄聯邦政府總理。

2011年11月,福布斯2011權力人物榜名列第

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同年5月7日,宣誓就職。

2012年12月6日,福布斯2012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名列第三。

2013年10月30日,普京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3年11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榮獲全世界俄羅斯人民大會首次頒發的捍衛俄羅斯大國地位獎。

2014年3月,普京被提名為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2014年3月18日,普京閃電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發表演講稱克里米亞公投完全符合民主程式和國際法。在俄羅斯人心目中,克里米亞過去及現在都是俄“不可分割的”部分。“

2014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連續第二年登上《福布斯》權力人物排行榜榜首,同時也是第二次戰勝美國總統歐巴馬登頂。

2014年12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的編輯本周一確定了“2014年度人物”的8位最終候選人,俄羅斯總統榜上有名。《時代》周刊“2014年度人物”的最終人選結果將於2014年12月10日早間公布。

2015年4月,普京獲得6.9%投票,領銜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2015年11月4日,普京連續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普京排第30名。

2018年4月12日,英國民意調查機構YouGov公布“2018世界最受尊敬男士”,普京排第6位。

2018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向俄羅斯總統普京頒授首枚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

人物影響

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幾乎變成了人民的偶像式人物,變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變形金剛”――符合各種人的胃口和嗜好。普京作為“007”式的傳奇人物,已經開始被拍攝成驚險的偵探片,神勇無敵,所向披靡。

普京形象已經被譜寫成流行歌曲廣為傳唱。俄羅斯有一個著名的三人合聲組合“共唱一首歌”,錄製過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做人要做普京這樣的人”。(歌詞:要像普京那樣精力充沛;要像普京那樣不嗜菸酒;要像普京那樣不說髒話;要像普京那樣毫不退縮。一句話,普京是姑娘們心中的白馬王子,是所有俄羅斯人的希望。)

當年普京在聖彼得堡生活和工作過的老房子,如今已經變成了旅遊熱線; 當年普京在德國德勒斯登市住過的地方,同時也變成了德國人賺錢的旅遊勝地。普京的形象已經被畫成了套娃娃,變成俄羅斯最炙手可熱的紀念品;普京的照片也已製作成掛曆,變成了所有官員最為自豪的收藏品。

家庭生活

家庭:前任妻子柳德米拉、兩個女兒卡佳和瑪莎。

普京與前妻柳德米拉 普京與前妻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1958年1月6日出生於加里寧格勒,畢業於加里寧格勒 第八中學,酷愛戲劇,喜歡文體活動。柳德米拉中學畢業後考入加里寧格勒工學院,因不喜歡工科而在兩年後主動輟學,20世紀80年代初在加里寧格勒航空隊當空姐。後進入列寧格勒國立大學語言系學習西班牙語。曾在俄羅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學教師。24歲時到列寧格勒度短假,在那裡舉行的音樂會上與普京相識。1983年7月28日,普京與柳德米拉·普京娜在涅瓦河的小輪船上舉行婚禮。

普京的大女兒瑪麗亞·普京娜出生於1985年,小女兒葉卡捷琳娜·普京娜出生於1986年。在普京出任總理前,他的兩個女兒均在莫斯科德文大學學習。

有一部以普京和柳德米拉為原型的電影《接吻吧,不為媒體》,描述了普京和柳德米拉甜蜜而苦澀的愛情生活。

離婚事件

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2013年6月6日向俄媒體證實,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已經離婚, 結束了他們30年的婚姻生活。

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2014年4月2日報導,俄聯邦總統官方網站上日前對“各屆總統簡歷”一欄進行了修改,其中不再提及普京夫人柳德米拉。俄羅斯國家元首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回答俄塔社記者有關修改是否說明在辦理離婚手續問時表示,“這說明(普京總統和夫人)離婚手續已辦完”。

克里姆林宮官方網站上提及的只是普京總統的兩個女兒——瑪麗婭和葉卡捷麗娜。普京夫婦——弗拉基米爾和柳德米拉於2013年6月6日宣布有意分手。兩人的婚姻期為30年。當時,普京作解釋說,“離婚的決定是我們共同做出的,我們的婚姻到此結束。”

財產公布

2014年4月11日,克里姆林宮公布的官員財產申報數據,普京2013年收入370萬盧布(約64萬人民幣),此外還有三輛國產車、一套僅77平米的公寓、一個車庫和一塊土地。根據這份數據,普京當屬克里姆林宮最窮的官員之一,因為其他官員都申報豪華汽車、數套在歐洲的房產等。

承認新戀

2014年12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當天舉行的年終記者會上大方承認已經有了新戀情,但他拒絕透露女方的身份。

慶祝生日

2014年10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休假一天,前往西伯利亞原始森林慶祝自己的62歲生日。這是普京15年來首次為過生日而休假。普京只收下了少數幾個熟人的禮物,其他的都按照傳統直接送往總統圖書館。

人物軼事

會面里根

脖子上掛著相機,站在少年背後的是普京 脖子上掛著相機,站在少年背後的是普京

1988年5月,美國總統里根訪問蘇聯,在莫斯科紅場被拍下一張照片。在照片中有里根一行與一大一少兩名男遊客,里根正與少年遊客握手。拍照的美國總統專職攝影師皮特聲稱,脖子上掛著相機,站在少年背後的男子正是當時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要員、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

柔道八段

普京的柔道生活 普京的柔道生活

普京從小就與體育結下了不解之緣,普京最喜愛的運動是柔道。他在14歲時開始練習桑搏,爾後轉為柔道,並一直練習至今。 普京在列寧格勒的柔道競賽中曾獲得過冠軍。1973年,普京從一名學徒成為桑勃式摔跤教練,兩年後成為柔道教練。 在普京的眾多弟子中不乏優秀人物,其中包括曾兩度獲得世界冠軍的桑勃式摔跤運動員阿布杜拉耶夫。為表彰普京的特殊貢獻,前蘇聯曾授予他“功勳教練”稱號。

2012年10月10日,普京被國際柔道聯合會授予柔道八段。國際柔聯主席委澤在賀詞中說,普京既是國家領導人,也是公認的柔道大師。他是柔道運動的最佳形象大使。

2016年1月8日,普京視察位於索契的俄柔道國家隊南部訓練中心,期間與倫敦奧運會柔道冠軍等頂尖高手同台切磋技藝。

黑帶九段

2013年11月13日,正在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被世界跆拳道聯合會授予跆拳道榮譽黑帶九段,這是跆拳道的最高榮譽。 在謙虛自己並不應獲得如此高的段位之餘表示,俄羅斯願意為跆拳道的發展做出貢獻。

駕機滅火

普京親自駕機滅火 普京親自駕機滅火

俄羅斯總理普京2010年8月10日親自上陣,駕駛別-200滅火飛機在梁贊州參加滅火。普京乘坐的專機當天抵達位於梁贊州的佳吉列沃軍用機場後,立即登上停在此處的俄緊急情況部航空消防局的別-200型水陸兩用飛機。身穿便服的普京與機長簡單握手寒暄後,徑直走入機艙。起先普京坐在機艙內的熱成像儀後面,藉助該儀器觀察和監控森林火災情況。

就在飛行途中,普京突然起身離開陪同人員,進入駕駛艙並坐在副駕駛位置上。俄緊急情況部航空消防局局長趕忙給總理“突擊”講解了操作要領。飛機盤旋一周后平穩降落在河中,在11秒內汲取了12噸水後再次升空。數分鐘後,飛機飛臨一處火點上空。隨著指揮員的命令,普京按下噴灑按鈕。

飛鏢捕鯨

普京經常通過擺弄武器、顯露肌肉展現男子漢氣概。他在前往堪察加半島附近的奧爾加港參與科學考察時,乘坐橡皮艇、手持勁弩,再次秀了一把的風采。

普京持勁弩捕鯨照片 普京持勁弩捕鯨照片

在堪察加半島的海面上,普京手持勁弩穩穩地伏在快速行進的橡皮艇邊上,他用特別設計的、用於收集鯨魚皮膚樣本的飛鏢,準確擊中灰鯨目標。身穿黑橙相間防水服、頭戴黑色休閒帽的普京,在船上對著攝像機高聲歡呼道:“我在第四次嘗試中射中了它。”一名陪著普京的生物學家展示了鯨魚皮樣本,它有助於讓專家們了解這條鯨魚來自哪裡。

橡皮艇靠岸後,普京輕鬆地躍上岸,並且一路疾奔跑向早已等在那裡的記者,愉快地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他說:“總體來說,這種經歷還是比較危險的。但是我喜歡這種活動,我愛大自然。”

駕F1賽車

俄羅斯總理普京試駕雷諾F1賽車 俄羅斯總理普京試駕雷諾F1賽車

2010年11月7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在列寧格勒的一條賽道上親自試駕雷諾方程式賽車。據悉,俄羅斯索契將從2014年開始舉辦F1分站賽。 普京表示,F1賽事進入俄羅斯必將提升俄年輕人對賽車運動的興趣。

對話民眾

普京與民眾連線 普京與民眾連線

2010年12月16日普京參與總理連線採訪節目,在本次與民眾的連線中,普京再次刷新了自己創造的紀錄。在2009年,馬拉松式的連線談話節目持續了4小時2分鐘。而這次節目長達4小時26分鐘。普京共回答了90個民眾感興趣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司法、安全、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

對於普京本次連線的表現,普京仍舊向民眾展示了自己的精明和幹練,同樣也有分析稱,普京在本次連線中表演似乎有些過火。

獲木匠證

2010年7月14日,普京視察了索契冬奧會場館建設,並與大學生建築隊代表進行了交流。普京向大學生們詳細講述了自己上大學期間參加建築隊的經歷,說他當年也曾是建築隊的一員,在俄科米共和國人跡罕至的森林地區開設林道、修理房屋,當實踐活動結束時,他甚至獲得了四級“木匠證”。

回應暗殺

2012年2月28日,普京公開回應“暗殺未遂”事件說,他從1999年起就生活在暗殺的威脅中,他從來不怕也不會怕。

普京專機

普京與遠東洪災遇難者家人用餐 普京與遠東洪災遇難者家人用餐

2014年1月6日新華網、搜悅等媒體爆料,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13年12月31日在前往哈巴羅夫斯克的專機上了接待遠東洪災遇難者的家人;普京專機內部照片曝光。

工資上漲

2014年4月14日,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自己和總理梅德韋傑夫的工資上調為原工資的2.65倍。上調後,普京每月工資約35.5萬盧布(約合6.1萬元人民幣),梅德韋傑夫月工資約21.5萬盧布(約合3.7萬元人民幣)。而根據上周公布的俄官員2013年收入和財產申報表,普京年收入總和約合63.5萬元人民幣,梅德韋傑夫約合73.7萬元人民幣,比普京高。

俄羅斯近幾年加強反腐制度建設。自2010年起,俄所有公職人員及其家庭成員每年都要申報上一年的收入、房產及銀行存款,這些信息需在相應的政府部門網站上公布,並在媒體上公開。

普京2012年重新當選總統後,給幾乎所有的俄羅斯官員漲了工資,除了自己、總理和議會上下兩院主席等少數幾名高官外。

冰球比賽

冰球比賽 冰球比賽

2014年5月11日據俄新網報導,全俄盛大節日俄羅斯業餘冰球聯盟冰球大賽以21:4成績閉幕,俄業餘冰球聯盟明星隊獲勝。普京代表明星隊出戰,將比分拉開,整場比賽他一共打進6球,還完成了5次富有成效的傳球。

幫助出逃

2014年10月24日,普京首次承認,俄方2014年2月幫助遭解職的原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出逃。

參加APEC

俄總統普京2014年11月9日抵達中國,2014年11月10日出席北京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他在會議前夕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會晤,並簽署了17分合作檔案,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關於供氣框架協定。

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了一部俄產智慧型手機YotaPhone-2。據悉,該手機屏保還被專門設成了俄羅斯、中國、APEC的標誌圖片。

對付恐怖分子

1999年8月,由車臣武裝叛匪頭目巴薩耶夫和分離分子策劃的恐怖行動,一時間震驚了俄羅斯政府。當時普京在達吉斯坦視察時冒出了這段嫉惡如仇的話:“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務是送他們去見上帝。在機場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機場擊斃,在廁所抓到就溺死在馬桶里!”

需要補覺

2014年11月15日,普京在G20領導人合影前找位置。普京在峰會上遭遇西方領導人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圍攻”。11月16日在澳大利亞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九次會議結束前提前離席,理由是“需要補覺”。

人物評價

國內支持率

普京就克里米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演講 普京就克里米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演講

一項民調顯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高達84%,在各國領導人支持率中位列世界第一。他的支持率在1999年8月只有31%,但11月時已達80%,從那以後再沒有跌過65%。分析人士認為,普京的高支持率主要來源於他任期內民生的顯著提高和俄羅斯重獲世界發言權的事實。普京獲高支持率的另一原因是大多數俄羅斯人經歷了蘇聯解體後,對西方國家感到極大的失望,因此他們不再相信親西方的民主派政治家,而這些人在普京任內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壓。在俄國主要電視台內很少能看到普京反對者。然而,在獨立媒體中還是會有反對意見和西方媒體的評論,大多數俄羅斯獨立媒體在大城市內都有廣泛讀者。但是在偏僻地區,很多人無法收看獨立媒體,因此他們只能看到官方口調。俄羅斯著名評論家格雷布·帕維洛夫斯基說,他的電台不會有批評普京的言論,因為他喜歡普京。2014年3月,因成功舉辦索契冬奧會和處理烏克蘭形勢、克里米亞進行全民公投後加入俄羅斯等事,普京的支持率與2014年年初相比提高了15%,達到75.7%,創下五年內最高水平。

截至2014年3月末普京的支持率達到82.3%,連續第二個月持續上漲,並創5年來新高。

2014年8月5日,普京下令政府研究制定全面應對西方制裁的措施,在俄羅斯獨立民意研究機構列瓦達中心8月7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的民意支持率升至87%,為近6年來最高。在這份8月初進行的調查中,將近10%調查對象說支持普京的政策;66%的人認為俄羅斯“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至2015年10月22日,由於普京決定空襲在敘利亞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他的支持率創新高,達89.9%。

俄羅斯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評價普京:“真正的男子漢和一名強有力的領袖”。

傳記作者克羅波克評價普京:“從許多方面來看,普京是俄羅斯民族意識的具體體現。在過去100年中,我們從來沒有一個領導人能夠像普京一樣如此接近俄羅斯的魂。”

敘利亞民眾

敘利亞民眾感謝普京 敘利亞民眾感謝普京

2015年9月底,由於俄羅斯開始出兵敘利亞打擊ISIS,大批敘利亞民眾聚集在俄羅斯駐敘大使館門前,他們高舉俄羅斯國旗和普京畫像,感謝俄在敘打擊IS的軍事行動。

不僅在敘利亞,在整箇中東,俄羅斯打擊IS的行動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埃及電視台新聞節目主持人穆薩13日播出了俄空軍襲擊IS的畫面。穆薩指著畫面稱,“請看,這就是俄羅斯,這就是俄羅斯軍隊,這就是普京。空中突擊的畫面表明俄羅斯在敘利亞對IS空襲的有效性,這是如此精確”。 在伊拉克,當地民眾對美國主導的多國聯合打擊行動效果失望,希望俄方把空襲範圍擴大至伊拉克,伊拉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則表示如果俄方打算把打擊範圍擴大至伊拉克,“我們願意考慮,我會歡迎”。

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朗普評價普京:“我這樣告訴你,在領導力方面,普京能得‘A’,而我們的總統做得卻沒那么好。”

國內反對聲

儘管俄羅斯人大多支持普京,但反對的聲音仍然愈響愈厲。親美派的媒體經常指責普京的政策有反民主的嫌疑,另外,普京的個人崇拜政策也遭到廣泛的批評。亦有報導指出普京操縱媒體鎮壓反對者,如棋王卡斯帕羅夫多次因抗議政府被捕。對此,普京回應說:“在這個國家,有些像走狗一樣向外國使館乞食,指望得到外國基金會和政府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人。”

普京與統一俄羅斯黨在民調與選舉中均遙遙領先於反對黨派,然而這些黨派經常指出普京進行暗箱操作、修改民意。2007年國家杜馬大選時,儘管普京聲稱選舉是“廣泛透明和誠實”的,但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仍然對結果評論說:“這是一出可恥的鬧劇,它不符合國家利益和民主體制。”“你們今天看到的不僅是一場民主危機。一個沒有主張的政黨,沒有參加辯論的多名候選人和30天前就計算出的舞弊結果,現在躍入你面前的電視螢幕上。”普京通過修改憲法,將除俄羅斯共產黨外所有反對黨派排除出國家杜馬的行為亦廣受爭論。

普京試圖在兩屆總統任期滿後,繼續保持其權力,這一舉動亦招致不滿。曾有訊息指出,普京可能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西方人士

在西方人士看來,普京的政策嚴重阻礙了俄羅斯民主的發展。有學者指出,普京的政策“使得俄羅斯的民主前景變得更加不確定”。此外,還有學者批評俄羅斯對車臣政策,認為普京藉口戰爭侵犯車臣人民人權,且在國內給反對派施加壓力。俄羅斯在普京上台後顯現出的政府干預市場傾向,亦屢次被自由經濟主義者指責。在西方人士看來,就算普京沒有授意阻止俄民主進步,他也沒有積極打擊這些阻礙。

對於西方人士來說,俄羅斯的民主問題最突出的體現即是國家杜馬大選。2003年大選中,統一俄羅斯黨控制了半數議席,而俄共則遭受大敗。到了2007年,俄共更是成為國家杜馬中唯一的反對黨。許多西方人士指稱普京利用媒體宣傳統一俄羅斯黨思想,且授意成立俄羅斯祖國黨,搶走俄共的選票。此外,俄羅斯總統大選也被作為俄羅斯民主現狀的縮影。在俄總統大選前,往往出現無人準備選舉的怪現象,甚至有反對黨呼籲拒絕投票。

2004年1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訪俄時指出,普京壓制反對黨派媒體,逮捕支持反對黨派的財閥,這是“民主倒退”的體現。美國大多數高官亦持此態度。因此,儘管俄美關係表面上蓬勃發展,但很多學者認為若普京進一步推行權威主義政策,俄美關係最終會破裂。

美國第43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卸任後在個人自傳《抉擇時刻》評價世界各主要國家領導人時寫到“有時候,他驕傲自大,有時候,他又充滿了魅力,但更多的時候,他表現得太過強硬”。

遊行事件

2006至2007年,另一種俄羅斯組織發起了由卡斯帕羅夫和利蒙諾夫領導的遊行。遊行遭到多方面阻礙:在一些城市,遊行者遭到警方干預,至少150人被捕;而且據公眾投票,大多俄羅斯民眾並不支持遊行。同時,真正參加遊行的人也不多,2007年5月歐盟峰會時的遊行中,前來採訪的記者甚至比遊行人群還要多。

歷史與政治人物

歷史時期、名人,政治事件、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